2025年三月

3月31日 推开真理
法兰斯.贝克(Frans Bakker)

你们要这样说:“夜间我们睡觉的时候,他的门徒来把他偷去了。”……这话就传说在犹太人中间,直到今日。

——《马太福音》28:13、15下

犹太公会的会员们不想接受耶稣复活的真相。他们宁愿贿赂罗马士兵传播谎言,也不愿接受真相。让我们不要看不起这些犹太人。我们也有同样的本性。我们宁愿把真理从身边推开,继续罪恶的老我生活。我们不想降服于真相。

犹太公会选择不去调查基督复活的确实可靠性,因为如果这是真的,他们就被暴露出是犯罪的罪人,应该被处死。人为什么不愿将自己放在上帝真理的检验之下呢?因为真理会谴责他。

基督是活着的吗?脑中的意念说,这不可能是真的。心中的思想却说,这可以不是真的。按着这种逻辑,人的骄傲运作起来,他便否认了复活的事实。这就是人对基督复活之可能性的回答。不要太快对犹太公会的人发表粗鄙的言论,如果你这样做,就表明你还没有认识到你自己的心思意念;不要说他们是有罪的,应该被处死,因为“你就是那人”(译注:出自撒母耳记下12:7)。

人在败坏的状态中持续的愚昧何等之大,正如人用自己的能力歪曲真相一样。而当人不愿降服于被高举的基督时,他又是何等的刚硬!

犹太人从圣殿的银库中拿出钱,是为了保证谎言的传播。我们也可能为了歪曲真相而付出任何东西。但金钱不能改变或购买真相。你要小心,不要变得刚硬,以免你跟犹太公会的人落到同样的罪恶中。

但是,对一个人而言是死亡,对另一个而言却是生命。按着上帝的拣选,有那么一些上帝的余民,在复活真相之外便找不到生命。他们越承认自己处在死亡的阴霾中,就越认识到自己对生命之主的需要。有一位比约翰更大的,将祂自己显现给这样的人。祂让他们认出,祂就是那位高升的中保,祂曾降到他们被投入的同样的地狱深渊中,但祂却跃出而上升至天堂。祂行这一切时,上帝的子民都在祂那颗慈悲大祭司的心中。这就是复活的真相,所有堕落的罪人都可以深深地依靠这真相。

 

3月30日 刚硬的

法兰斯.贝克(Frans Bakker)

你们要这样说:“夜间我们睡觉的时候,他的门徒来把他偷去了。”……这话就传说在犹太人中间,直到今日。

——《马太福音》28:13、15下

耶稣将祂自己的灵魂交在天父手里,然后死了。三天后,犹太公会的会员被要求开一次会议。当罗马士兵将耶稣钉在十字架上时,他们希望已经一劳永逸地结束了耶稣的生命。他们不希望又重新面对耶稣。但惊恐的士兵却跑过来,告诉他们自己在耶稣的坟墓前所经历的事。那个拿撒勒人真的从坟墓里复活了吗?如果这是真的,那他们就是最后一次坐在审判官的席位上了。这些宗教领袖们成功地将耶稣定罪,并以当时最羞辱的方式将祂置于死地。但是,如果现在祂复活了,那么对犹太领袖而言,无疑是一次极大的失败。

那位被钉死的真从死里复活了吗?这绝不可能,并且必须肯定,真相也可以不是这样的。绝不!因为那样的话,他们将不得不承认自己钉死了上帝的儿子。只有上帝能行这样一个复活的神迹。耶稣声称自己是上帝。如果祂从坟墓里复活,那祂就是祂所宣称的那一位了;而他们的所作所为,将被显出是世上最可怕的极端残忍。他们将不得不在灰尘中悔改,并成为众人的教训。法利赛人将不得不捶胸顿足,跟税吏一样呼求:“上帝啊,开恩可怜我这个罪人。”(译注:出自路加福音18:13

如果基督从死里复活,文士和祭司也将不得不承认,自己比最小的税吏更糟糕,因为他们竟然把弥赛亚踩在脚下。于是在犹太领袖的会议中,达成了一个决议:士兵们必须要说,耶稣的身体被偷走了。他们骄傲的心虚伪到如此地步,不惜将真相变成谎言。

犹太领袖们第二次打开了圣殿的银库。第一次是他们付给犹大三十两银子,作为他出卖耶稣的报酬。第二次他们在钱袋中探得更深,作为给那些被雇佣士兵传播流言的报酬。犹大接受他的报酬,将耶稣带进了坟墓;这些士兵们接受他们的报酬,是为了将耶稣继续留在坟墓里。犹太领袖的狡猾诡计在第一次成功了,因为,基督最后是被送到了坟墓里;他们第二次的诡计也成功了,因为“这话就传说在犹太人中间,直到今日”。

当然,士兵们编造的故事愚不可及,睡着的看守兵怎么会注意到基督的身体被偷走了呢?但是,骗子有着跟人的罪性趋势打交道的优势。人愿意被欺骗,特别是当涉及到跟永恒有关的事时。人宁愿选择谎言而非真相。这是人的天性。甚至在死亡中,他也希望避开真相。马太说,“直到今日”仍然有效。士兵们完成了他们邪恶的责任。法利赛人再一次在圣殿中献上感恩的祷告;文士们再一次讨论关于人类的各种制度;祭司继续进行他们正式的敬拜礼仪。生活一如平常,好像什么事也没有发生过。复活的现实被当作了虚谎。人们不想面对真相。经文被应验了:“污秽的,叫他仍旧污秽。”(启示录22:11)而那刚硬的,叫他仍旧更加刚硬,直到他完全地刚硬。这就是犹太公会会员的写照,是犹太人的写照,但也是人类的本相写照。我们有同样的血肉之躯,更重要的是,有同样的灵魂。我们是要让上帝的话语变成虚谎,还是要完全降服于上帝的话语?

 

3月29日 十字架上最后的话

法兰斯.贝克(Frans Bakker)

耶稣大声喊着说:“父啊,我将我的灵魂交在你手里!”说了这话,气就断了。

——《路加福音》23:46

当基督将自己的灵魂交在天父手中时,祂是完全清醒地面对死亡。祂知道,现在死亡来到了。祂将孤独地死去,因为没有人擦祂的前额。没有人帮助祂,因为上帝的公义要求祂死在受诅咒的十字架上。祂是顺服至死,且死在十字架上。

耶稣在十字架的最后时刻,说出了祂的临终之言。祂把自己的灵魂交在祂天父的手里。“我将我的灵魂交在你手里。”这是祂在被降卑境况中说的话,却预言了祂得荣耀时的境况。在祂的死中,胜过魔鬼的工作完成了,死亡也被战胜了。这十字架上最后的一句话,实际上是对祂作为罪人的救主的完美表彰。现在,祂的十字架变成了祂的宝座。祂仍然不得不死,但死亡已经被胜过。

在全然的顺服中,祂为了不顺服的人而死。上帝的儿子准备好要回家,天父也准备好迎接祂。祂说:“父啊,孩子准备好要回家了。除了做父的孩子,孩子从来没有想过有比这更好的事,现在孩子准备好要回家了。”这个从来没有不顺服的孩子,在所有事上都消极或积极地顺服的孩子,准备好要回家了。上帝的儿子可以说“父啊”,因为上帝已经重新成为祂的天父,而天父也准备好迎接祂。

“我将我的灵魂交在你手里。”耶稣用的“交”这个字,表示把某事放在另一人的保护之下,就象是把极其宝贵、价值不菲的物件委托给某位可以信任的人,让他为你保存。基督将祂的灵魂放在祂天父的手中保存,并受到保护。这是亚当永远不能做到的事。但是第二个亚当把祂的灵魂交在上帝手里。只有在那里,祂的灵魂才能被好好地保管。

“我将我的灵魂交在你手里。在那里,我的灵魂是安全的。人是你为你自己而造的,人的灵魂躁动不安,直到在你那里得到安息。我不是独自前来,喔,我的父啊,我还带着所有那些你所赐给我的人一同前来。我是作为大祭司带着他们的。我将我的灵魂交在你手里,我也将他们的灵魂交在你手里,这样他们便可以永远与我同在。”

看哪,我们从基督在十字架上的最后一句话中,看到了多么深刻的意义。如果你对基督而言仍是一个陌生人,难道这不是你该思想的时刻吗?比起基督这至宝,万事都是粪土。还没悔改的罪人,难道这不是带着死亡的沉重上床的时刻吗?今晚不要只是睡觉。你必须死,遇见上帝。死去却没有上帝就是永远的灭亡。但愿我们不要遇见一个愤怒的上帝,不要听见祂说:“离开我去吧,我从来不认识你。”那时候,朋友们的手将不能帮助你。你将要死在基督之外还是在基督里面?现在,这位中保仍然愿意将祂自己白白地赐给那些应该被处死的人。

 

3月28日 在中间

法兰斯.贝克(Frans Bakker)

他们就在那里钉他在十字架上,还有两个人和他一同钉着,一边一个,耶稣在中间。

——《约翰福音》19:18

在一个叫骷髅地的小山上,耶稣被钉上了十字架,祂在两个同钉的人中间。这两个人是谁呢?是耶稣的门徒吗?他们不是说过要跟祂一起死吗?但在耶稣左右两边的不是门徒,而是两个罪犯。他们流了无辜之人的血,是两个杀人犯,受到他们应得的公正惩罚,因为《圣经》说:“凡流人血的,他的血也必被人所流。”(创世记9:6

现在这一幕发生,是为了经文能应验,因为经上说,基督被列在罪犯之中(以赛亚书53:12)。有两个罪犯跟基督一起被钉十字架,但在上帝的眼里,有三个罪犯。基督甚至是在中间的那一个!耶稣没有被钉在两个罪犯的旁边,而是在中间。这是祂必须在彼拉多面前被钉的样子,更重要的是,在上帝面前,祂落到了上帝审判的中心。祂来到这世上,不是为那些承认自己有错误但却认为自己不算太坏的人去死,祂来,是为那些承认自己是大罪人的去死。祂来,不是为那些旁观悲惨境况的人,而是为那些正处在悲惨境况中的人。

基督在地上服侍的日子里,就生活在罪人和税吏的中间。这一点让法利赛人很恼火。现在,祂的生命结束在流人血者的中间,好像祂也应该受到刑罚一样。站在这三个十字架前,我们当感到自己何等羞愧卑下。因为在十字架上,一个人就会明白:“我……在你面前如畜类一般。”(诗篇73:22)基督为了我们,让祂自己成为了有罪的。

“耶稣在中间。”天父上帝把耶稣算在两个罪犯当中。耶稣也把自己跟罪人认同,因为祂没有离开十字架。祂对那些跟祂同钉十字架的人而言是信实的:“所以他凡事该与他的弟兄相同。”(希伯来书2:17)但那些弟兄是不敬虔的邪恶之人,就是在他们中间,我们能够找到基督。我们应该得到跟十字架上的罪犯同样的惩罚,但我们是在基督的哪一边呢?一个犯人看到了自己的罪,另一个犯人仍然心硬,就在救主身边灭亡了。有罪却不知道是多么可怕的事。这两个罪犯一起犯了罪,也一起受到了惩罚。但是,他们之后的道路却永远分开了。

我们难道不该得到跟这两个罪犯同样的惩罚吗?我们难道没有犯下同样的罪吗?也许我们没有犯下完全一样的罪,但在我们所有人的生命中,存在着一样的邪恶的潜力。我们对于自己的罪的反应可以像那个犯人一样。我们可以识别并承认自己的罪,祈求怜悯。或者,我们可以藐视自己的罪,像耶稣身边的另一个罪犯一样。耶稣在中间,祂为一个罪犯提供救赎,为另一个罪犯带来毁灭,这体现在两个罪犯对自己的罪有不同的回应。那认为自己能站住脚的人,跌倒了;那倒下来破碎不堪的,却得到拯救。对藐视自己罪过的人,耶稣什么都不是;对悔改自己罪过的人,耶稣就是一切。

 

3月27日 拒绝被麻痹

法兰斯.贝克(Frans Bakker)

兵丁拿苦胆调和的酒给耶稣喝。他尝了,就不肯喝。

——《马太福音》27:34

拿撒勒人耶稣被人带着去钉十字架。钉十字架这个酷刑极端残忍痛苦。钉子将要刺穿祂的手和脚。祂将带着钉痕,痛彻心扉地被挂在木头上。在这一切发生之前,士兵们拿了一些东西来给耶稣喝。这是用苦胆调和的酒。这里的苦胆是一种让人神智昏迷的饮料,而酒是一种士兵们喝的烈酒。苦胆与酒调和,是为了减轻这种苦胆饮料的苦味。把这种混合饮料给罪犯喝,是为了减轻他们马上要被钉十字架的惊恐之情。

这是对每个要钉十字架的罪犯的例行公事,在这样的酷刑中显出了一点点的“人道”。基督被鞭打得伤痕累累的身体极度需要喝一点东西,最好是一杯既能使人畅快又能减轻痛苦的液体。当士兵把这饮料给基督时,祂接受了,祂把杯子放到嘴边。祂干渴的舌头非常渴望得到一点滋润。但是,马太告诉我们:“他尝了,就不肯喝。”虽然祂尝过之后,很想喝这种饮料,但祂拒绝喝完,因为这东西掺入了麻痹痛感的原料。祂代赎的工作要求一种圣洁的清醒。祂知道,罪人不能被一个意识朦胧的替罪羔羊救赎。

亚当吃禁果时,并不是意识朦胧的。他违背自己的判断力,头脑清醒地犯罪。这就是为什么第二个亚当不得不意识完全清醒地面对十字架的痛苦。如果祂喝了递给祂的酒,那么祂就不能救罪人了。祂必须有意识地偿还罪债,让上帝的公义得到满足。在祂干渴的舌头和调和了苦胆的酒之间,是关乎上帝的教会是否能得救赎的大事。一个被麻痹、反应迟钝的中保不能为罪偿还赎价,因为天上的创造主要求纯粹的付出和偿还。你明白这一点吗?我们是故意并且乐意地犯罪。我们不是在半清醒状态下犯罪,而是有意识地犯罪。正因为这个原因,上帝的圣洁公义要求我们赎罪的代价也是要完全意识清醒的,没有缓解痛苦的预备。

愿这经文的真理让我们更清醒。你是否已经认识到,上帝是如此圣洁,以至于祂不能减轻任何一点点对公义的要求?耶稣是一位完全的中保。祂没有忘记自己代赎工作中的任何一点细节。祂没有忘记,祂不是为了要接受任何方式的安慰。祂直接面对上帝的义怒和刑罚罪恶的惊恐。所有祂的所是和所做,都是为了救赎罪人。若为祂自己,祂不需要进入死亡。祂做这一切都是为了他人的缘故。

上帝的孩子们,请默想基督的工作,以深深的谦卑,恭敬地敬拜这位救赎的上帝。祂拒绝喝用苦胆调和的酒。祂不接受让自己的精神畅快,不接受让自己的痛苦缓解。如果祂喝下去,所有人都会失落了。我们救恩的赎价实在是贵重无比的!

 

3月26日 旁观者

法兰斯.贝克(Frans Bakker)

百姓站在那里观看。

——《路加福音》23:35上

基督总是被一大群人围着,那是当祂讲话或者行神迹的时候。现在,人们在祂受苦的路上跟着祂。众人围观祂,看着这同一个曾充满能力的耶稣,如今却变得软弱无力,成为罪犯,被钉十字架。主在受苦的路上,不缺乏围观者。

这些人是谁呢?如果围观者真是耶稣的门徒,那么救主被挂在十字架上时,就能多少经历一点平安了;祂就能用祂痛苦的、垂死的眼睛看着他们——那些知道自己没有祂的死就完全没有生命的人。但围观者没有用这种眼光看着祂,他们只不过是一些好奇的人。

“百姓站在那里观看。”他们只是单纯地站在那里围观。他们只是旁观者。他们也曾哭泣,也曾嘲笑,但他们没有因为自己的罪、自己的过犯和自己的诅咒而捶胸顿足地痛悔。他们看见祂全然无罪的生命渐渐失去生机,祂的血一滴一滴流下来,但是他们仍然保持原样。他们听见祂呼喊上帝,但那声音没有让他们的灵魂苏醒过来。正是因为这个原因,当他们站在十字架下时,不但没有减轻基督的重担,反而加重了祂的痛苦。主在受苦,但他们却不知道是为了什么。

“百姓站在那里观看。”这些人读过《圣经》。经文中说,基督将要作为背负世人罪孽的羔羊显现出来。他们听见过上帝话语的教导和宣讲,但是他们仍然保持原样。他们还没有完全理解,人在永恒中的情形是当他活在地上时就决定的。他们仍然只是围观者,没有更多的角色。

“百姓站在那里观看。”从天然本性而言,我们也在那里。我们刚硬的心和可怕的瞎眼让我们只是旁观者,没有参与基督在我们生命中的工作。我们没有将祂的十字架当作我们的十字架,我们的诅咒,我们的死亡,以及我们的罪孽。我们很容易否认祂是罪人的替罪羔羊,因为我们觉得不需要祂。你是否看见自己在十字架下注视着救主?也许你不是在诅咒祂,但是你觉得不需要祂。喔,如此刚硬、麻木、愚昧!

那从旁观者变为有罪疚感的人有福了。他不能再像原来一样站在人群中,而是跪下来哭喊:“喔,上帝,我的罪是何等可怕!”于是,祂的诅咒变成了你的诅咒,祂的死亡变成了你的死亡。于是,这位被钉十字架的基督向你显现,你是多么该下地狱。这样的旁观者是真受祝福的旁观者,虽然他们因上帝的公义而看见自己的诅咒。因为这位救主显现之地,就是上帝的公义彰显之处。不管是谁,看见了祂如何被降卑,也将会看见祂如何得荣耀。

 

3月25日 上帝的离弃

法兰斯.贝克(Frans Bakker)

我的上帝,我的上帝,为什么离弃我?

——《马太福音》27:46下

耶稣在一切的事上被上帝离弃。没有丝毫跟上帝有关的东西留下来给祂。没有一束阳光被允许照在祂的身上。天堂的每个部分都对祂关闭了,地狱的门却潜伏在前面。上帝的手显示出对祂的否认,魔鬼的手却伸出来想要永远捆绑祂。听听耶稣怎样大声呼喊出祂的哀痛。祂并没有抱怨自己的痛苦,祂没有自怜。祂没有像那个富人一样说:“我在这火焰里,极其痛苦。”(译注:出自路加福音16:24)在干渴难耐时,祂没有要求用水来凉凉自己的舌头。没有,耶稣是在求问上帝。祂最难以忍受的干渴是祈求祂天父的怜悯。祂切切地渴慕上帝,如鹿切慕溪水。

耶稣有权利问上帝为什么离弃祂。没有什么地上的原因让祂被拒绝。祂从没像浪子一样浪费祂父的产业。耶稣向上帝哭喊,但是天父没有回答祂。祂想要到天父那里去,但是天父没有敞开双臂。救主喊道:“你没有回答我,我在痛苦中没有发现一点怜悯。”

当然,耶稣知道上帝拒绝祂是因为祂子民的罪。祂不是在悖逆中呼喊,而是在绝望的痛苦中呼喊。如果没有祂的神性支撑着祂,祂恐怕自己不能承受这种离弃之痛。

天父上帝没有回答祂的呼喊。耶稣被上帝遗忘了。没有什么事比被上帝遗忘更糟糕的。对救主而言,这实在是极深的黑暗,反映出上帝对一个罪人的公义审判。光是为公义而预备的,心中正直的人才会有喜乐,但当上帝在公义中审判人时,没有罪人能逃脱被毁灭的定局。上帝是公义的,如果上帝不惩罚罪恶,祂就不再是上帝了。

耶稣说,凡祈求的,就得着;寻找的,就寻见;叩门的,就给他开门。但在十字架上,耶稣却没有找到为祂敞开的门。耶稣对那个犯奸淫的妇人说,祂不定她的罪。但在十字架上,耶稣自己却处在审判之下。耶稣赦免了税吏们的罪,但在十字架上,祂在上帝面前就像罪人一样被悬挂。祂曾呼求最大的罪人来到自己面前,但现在,祂却徒然地呼求着上帝。

基督被上帝离弃。这是祂灵魂的哀痛,而祂身体的痛苦也真实而强烈。想一想这件事:祂不得不悬挂在那里,忍受着巨大的肉体的痛苦,但是被上帝离弃,对祂而言是更深的灵魂的煎熬。这种折磨如此强烈,以至于祂没有为自己忧伤,而是感到灵里极其需要上帝。祂是为子民的罪遭受这一切的苦难。这样的一位救主,对你还不算宝贵吗?

 

3月24日 各各他

法兰斯.贝克(Frans Bakker)

我的上帝,我的上帝,为什么离弃我?

——《马太福音》27:46下

各各他充满黑暗和寂静。不是因为这是傍晚或深夜,而是因为上帝在正午时拿走了阳光。这同一位创造太阳、称光为昼的上帝,现在把昼变成了夜。在黑暗中,耶稣必须偿还罪债,为这世界的罪。黑暗本身并不总是最强烈的痛苦,只要心中还有光,就仍然可以保持喜乐。我们可以明白诗人所说的:“在夜间我要称颂他,我满心欢喜地思想你。”我们记得保罗和西拉的事,他们被关在监狱中,忍受黑暗的痛苦,但他们的心中仍因为上帝而充满喜乐。但是,基督被挂在十字架上的黑暗却是完全不同的。基督所经历的黑暗,时间是一个记号:天空变黑了,这是一个被离弃、被拒绝、被否认的记号。在基督的心里,也被黑暗所笼罩,因为众光之父离弃了祂。这是一种充满地狱痛苦的黑暗。

在各各他,耶稣在黑暗中被悬挂。祂成为有罪的,上帝——祂的天父不想再看祂。祂说,就像祂曾经说过的:“离开我,你们这一切被诅咒的人,进到永远的黑暗中去吧,在那里必要哀哭切齿了!”上帝转眼不看这受苦的仆人;群众也没有看祂;甚至祂肉身的母亲,在黑暗中,也不能用她的眼睛看祂。没有人能安慰在受苦之路上的主。而且,也没有人被允许跟祂同行,因为,被上帝所离弃的,也被人所离弃。

在黑暗中,耶稣不能被人看见,但祂还能被人听见。听,祂在呼喊,祂大声喊着说:“以利,以利,拉马撒巴各大尼?”就是说“我的上帝,我的上帝,为什么离弃我?”这里我们需要正确地理解。圣子不能作为上帝被圣父离弃,这永不会发生,这将意味着三一上帝会彼此分离。三一上帝是不能彼此隔断的,否则上帝将不成为上帝。当基督呼喊说祂被上帝离弃时,意味着祂是作为人被上帝否认。这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基督作为人被离弃的深刻意义,因为这里不存在上帝和上帝之间的和解,只有上帝和人之间的和解。作为人,祂被上帝离弃了。祂跟我们有同样的性情,祂为我们的缘故成为了人。

我们从客西马尼园知道,祂是一个普通的人。祂是如此沮丧,就像虫一样趴在地上挣扎。祂从门徒那里寻求支持,但他们却不能陪祂一起警醒片时,一个天使来到祂身边加给祂力量;但是在各各他,上帝却没有送来一个支持祂的天使。上帝在一切的事上离弃了祂。天堂对祂关闭了,天父上帝不想再跟祂有任何关系。当上帝任凭人自己来面对一切时,地狱的残酷实在让人惊恐。

没有人能充分地表达出地狱的隔绝何等可怕。当大卫说到地狱的煎熬时,他是在地狱般痛苦的门口。他已经看见上帝对他公义的审判,但是上帝却让恩典介入,以至于审判没有在他身上执行出来。只有那些在永恒中失落的人,才能完全明白地狱的恐怖。

 

3月23日 不再有遮盖

法兰斯.贝克(Frans Bakker

这要应验经上的话说:“他们分了我的外衣,为我的里衣拈阄。”兵丁果然作了这事。

——《约翰福音》19:24下

主耶稣的衣服都被剥去,祂赤身露体地被钉在十字架上。我们的中保没有留下任何东西来遮盖上帝圣洁的义怒。在上帝面前,祂被暴露在明显的罪恶之中。祂变为有罪的人。所以,祂不能像第一个亚当那样隐藏自己。祂不能用无花果树叶当衣服来遮盖自己的裸露和羞耻。祂在天父面前赤裸无遮盖,是因为祂已经被离弃。祂不仅失去了穿上遮羞衣服的恩惠,更失去了施恩者自己。上帝太圣洁,不能看到罪,祂背向基督。“祂既不爱惜自己的儿子……”那么祂是怎样饶恕我们的呢?没有祂,你怎么能来到上帝面前呢?

我们的衣服也不得不被剥去。我们必须失去骄傲的衣服,自义的衣服,虚假安全的衣服,自我智慧的衣服,刚硬的衣服,说谎的衣服。我们必须拿去我们的无花果树叶子。不是痛悔的衣服,眼泪的衣服,或者顺服的衣服,祷告的衣服,也不是归信的衣服能遮盖我们的罪。只有一位赤身露体的基督能遮盖我们的羞耻。但就在这里,一份如此不可言喻的恩典,就这样向一个被揭露的罪人宣告出来了。士兵们的手被上帝的手所使用,为要显出对一个可怜罪人的救赎。这里,上帝向罪人呼喊:“耶和华说:‘你们来,我们彼此辩论。你们的罪虽像朱红,必变成雪白。’”

这里,中保自己也宣告,仍然还有上帝的遮盖,为裸露的罪人预备,祂的贫穷将会变成你的富足。祂决不会离弃来到祂面前的人。祂向他们呼喊:“我劝你向我买……白衣穿上,叫你赤身的羞耻不露出来……”这白衣是白白赠送的,不会太小,也不会太短。它不是遮盖许多罪,而是遮盖一切罪。那时,我们将会看到罪人不再有罪。他们想要尽一切所能来得救,却不能做任何事。他们的救恩只能单单从基督而来。基督所经受的一切,都是为了他们。现在,祂将要赐给他们恩典和尊贵,但首先是恩典,然后才是尊贵。

 

3月22日 不再有尊贵

法兰斯.贝克(Frans Bakker)

这要应验经上的话说:“他们分了我的外衣,为我的里衣拈阄。”兵丁果然作了这事。

——《约翰福音》19:24下

救主的衣服都从祂身上被剥去,祂赤身露体挂在十字架上。祂不再有尊贵,祂被人藐视。难怪我们看到经文中写,马利亚和妇女们都在远处站着。经文曾经预言,当祂背负世界的罪时,每个人都要离弃祂。当耶稣被挂在木头上,为你和我的罪而死,赤身露体被人轻看时,经文便应验了。

在堕落之前,人不需要穿衣服。人以清白无邪为衣。堕落之后,因为罪的缘故,衣服变成必要的。衣服成为人遮羞的必需品。没有遮盖,也就没有了人的尊贵。在现代文化中,没有服装,正常的社会功能就不能运作。我们藉着衣服让自己与羞耻隔绝。

在基督的十字架上,救主被羞耻地悬挂着。闪和雅弗不被允许用衣服遮盖祂,就像他们为挪亚所做的一样。耶稣,上帝的儿子,比挪亚更伟大。祂必须为所有挪亚的子孙背负羞耻,以偿还罪债,因为他们的犯罪。已经让自己在上帝面前成为羞耻的。

你是否也因被揭露而觉得羞耻?看看这个人,想想你自己。那样你才会开始恨恶自己。你抱怨说:“如果人们知道了我的内心是怎样一个人,我将会被轻看,被人羞辱。”但上帝什么都知道。因为你的羞耻,我们的中保不得不被人剥得一丝不挂。祂已经没有任何尊贵可言。

 

3月21日 不再有权利

法兰斯.贝克(Frans Bakker)

这要应验经上的话说:“他们分了我的外衣,为我的里衣拈阄。”兵丁果然作了这事。

——《约翰福音》19:24下

在犹大的伯利恒,万王之王降生到世界上。在一个卑微的马槽中,马利亚生出了圣婴。在基督的出生之地,没有任何东西表明这里诞生的是一位君王。不过,在马槽时,至少还有一块布包裹着婴孩耶稣的身体。但在十字架上,耶稣的衣服却从祂身上被人剥下来。耶稣来到这个世界时是贫穷的,而当结束属世的旅程时,祂变得更穷了。

在十字架上,中保赤身裸体,没有任何权利。祂所拥有的东西都被剥夺,没有任何一样留下来。祂在十字架上赤身露体,被暴露于炽热的阳光和滚烫的羞耻之中。祂听见骰子在士兵的手中摇着,在决定如何分祂的衣服。在这些士兵的背后,祂看见一个愤怒的上帝。因为上帝有权剥夺人的任何东西。所以,其实不是这些士兵,更是上帝,祂的天父,剥夺了耶稣的衣服。

亚当的第一件礼物是一件衣服,用来遮盖他裸露的身体。亚当对衣服没有权利,因此,现在第二个亚当的衣服要被剥下来。因为罪,我们都已经失去了权利。十字架才让我们最终可以穿上衣服。如果我们国家的人,或者,悲哀地说,我们教会的人认识到这一点,他们就不敢穿着用布量最少的衣服,在将要来到的夏天走来走去了。亚当接受了一件皮子做的衣服,但是第二个亚当不得不用血和羞耻来偿还。

要认识那为你的衣服所付出的代价,那是遮盖你的罪的衣服。这样你才会来到加利利,即便是为着上帝对人普遍的恩典。因为罪,我们不得不失去每样东西。我们已经失去所有的权利,我们的贫穷超出话语所能形容。我们在基督身上看见这幅图景。祂需要为自己的子民失去一切,为了让他们配得上拥有一切。这就是为什么子民们只能透过基督的贫穷才能变得富足的原因。

只有当我们首先看见基督的贫穷后,才能更多看见祂的富足。我们需要那能暴露我们贫穷的恩典,只有那时,我们才能真的将十字架的工作视为至宝。我们将会认识到,是我们应该被挂在那受诅咒的十字架上。祂被完全离弃,是因为在我们的罪中,我们已失去了在上帝面前的所有权利。

 

3月20日 替罪羔羊出去了

法兰斯.贝克(Frans Bakker)

耶稣背着自己的十字架出来,到了一个地方,名叫髑髅地,希伯来话叫各各他。

——《约翰福音》19:17

基督,这位上帝的羔羊,离开耶路撒冷的城门,为人的罪而死。耶稣爱耶路撒冷,祂为耶路撒冷哭泣。现在,祂被离弃在耶路撒冷城外。对耶稣而言,这是极其痛苦的患难。但更深的苦难在于,祂是作为一个被上帝离弃的人而离开这座城的。耶路撒冷是一座有圣殿的城,是上帝的居所,上帝的圣城。

基督被逐出了耶路撒冷。祂被逐出了跟上帝的相交。祂作为一个被诅咒的人离开这座城,祂的肩上背着一个作为诅咒标志的十字架。耶稣,我们的替罪羔羊,在极大的痛苦中,不仅从耶路撒冷被逐出,也从上帝面前被逐出。祂被当作有罪的,上帝在自己的公义中,必须放逐自己的儿子。

最终,耶稣知道祂必须被逐出这城。祂甘心情愿地选择这条路。士兵们没有必要强迫祂离开。如果祂选择任何其他的途径,祂便不再是替罪羊。替罪羊走出去了。在祂后面,是上帝之城的模糊影子,在祂前面,是被诅咒的死亡之山。天堂的门向祂关闭,现在,地狱的门向祂敞开了。祂必须离开上帝之城。耶稣,这第二个亚当,走着第一个亚当的路。当第一个亚当犯罪之后,他也背负着上帝的诅咒,离开了伊甸园的大门。因为亚当的罪污秽了上帝的圣洁。

耶稣作为替罪羔羊走出来。虽然祂是替罪羊,祂的出走必须变成我们的出走。我们必须认识到,那失落的上帝之城在我们后面,而诅咒在我们前面。除非我们在上帝和人的面前,变成一个不圣洁之人,一个被弃绝之人,一个被诅咒之人,否则替罪羔羊永远也不能成为我们的满足喜乐。作为被弃绝之人,我们会看见天使站在伊甸园的门口,手持燃烧的火剑,再次封锁了跟上帝相交的路。罪拦阻了跟上帝的相交,因此,在我们后面是一扇关闭的门,在我们前面却尽是罪恶。这是上帝公义的审判。

要认识你的罪,认识你跟上帝破裂的关系。不要走进外面的黑暗中去。但那些在上帝的相交团契之外的人,在走出去的基督那里,仍然还有希望。你的眼泪、叹息和敲门声永远也不能打开那扇门。这不能拿走你的罪。但有更美好的方式,就是上帝的羔羊,承担了你的罪并将这罪拿走了。罪被拿走的地方,跟上帝的相交就会修复。上帝之城的大门就会重新打开。只有那位走出去的替罪羔羊才有能力成就这一切。你能做的只有关门。每一次开门都是从祂而来。这是祂为什么走出城门的原因,是为了让那些在城外的人可以进入天上的耶路撒冷,这永恒之城。

 

3月19日 犹大的痛悔

法兰斯.贝克(Frans Bakker)

我卖了无辜之人的血是有罪了。

——《马太福音》27:4上

加略人犹大出卖了世界的救主。然而,他的良心仍然会对他说话。他不能再做到问心无愧地继续拿着出卖耶稣而得的钱。他只有把这些银子丢在殿里,承认自己犯了大罪。

犹大恨恶自己所做的事。他是如此焦虑,确知自己犯了罪,以至于不想再活下去。结果,犹大把那些银钱丢在殿里,然后跑出去,吊死了。我们猜测,犹大并不知道什么是真正的悔改,否则,他不会结束自己的生命。

然而,在人类尊严和良心的法庭上,犹大不是最坏的一个。很多人并不会恨恶自己所犯的罪,并且会由衷地一犯再犯。相反的,多数人会遮掩自己的恶行,或者把过犯归咎于自己所处的环境。并没有多少人像犹大一样,因自己所犯的罪而崩溃。任何人都不要认为自己比犹大更好,因为轻看这个叛徒太容易了。我们很容易认为自己绝对不会做出这样的事。但是,就自然天性而言,基督在我们眼里的价值也超不过三十两银子。最糟糕的事,就是很多现在不能忍受犹大的人,却良心平安地活着。

犹大说:“我有罪了。”这样的认罪是我们很少听见的。犹大比许多从来不承认自己罪行的人更好。不过我们也要注意,犹大说的这些话,并不是来自真正的悔改之心。因为犹大是在人的面前承认他的罪,他是转向人,却没有转向基督来承认自己的罪。

如果我们比较犹大和彼得所犯的罪,其实两者有相似之处。主要的不同点,是彼得在上帝面前悲伤地痛哭,犹大却想要隐藏自己的眼泪,他没有在上帝面前倾心吐意。上帝本来对犹大也会宽恕的。但犹大宁可将自己抛在岩石上,也不愿意让自己投进上帝的膀臂。他宁可自杀,也不愿死在上帝公义审判的脚前。

犹大说:“我卖了无辜之人的血。”但他绕开了那能让他重新变得无辜的宝血。他绕开了那能遮盖所有罪污的赎罪的宝血。如果他愿意承认这一点,他的罪也会被遮盖。犹大第一次的背叛,是出卖了无辜之人的血。犹大第二次的背叛,是拒绝了那能让人变得无辜的血。第一次背叛的是无辜之血,第二次背叛的是洁净之血。出卖无辜之人,或者出卖洁净之血,哪种更糟糕呢?

我们可以说:“我有罪了。”但是从来没有真正在上帝面前悔改。我们可以在自己的良心中承认我们的罪,但从来没有承认过自己多么需要基督救赎的宝血。我们可以承认自己的罪,但拒绝基督白白的恩典。所以,我们也可以像犹大一样,宁可自己来解决问题,做个了结,也不愿让自己降服,把自己交到这位又真又活的上帝手中。关于犹大的记录给了我们很多反省的空间。记住,如果我们已经认识到何等需要基督赎罪的宝血 ,那仅仅是因为上帝拣选的爱。

 

3月18日在十字架下

法兰斯.贝克(Frans Bakker)

有一个古利奈人西门,就是亚力山大和鲁孚的父亲,从乡下来,经过那地方,他们就勉强他同去,好背着耶稣的十字架。

——《马可福音》15:21

罗马士兵强迫西门背耶稣的十字架。没有人想要背十字架。西门不想背十字架,我们也不想背,但是因着自己的羞耻和罪孽,我们都应该背。可是我们不想承认这一点。事情的重点就是,我们都必须被迫承认这一点。我们必须被勉强,就像西门被强有力地勉强一样。在我们承认自己的诅咒和羞耻之前,天堂必须强攻而入。如果不用武力,就没有人愿意承认对自己的裁决。我们都像西门一样,想让自己跟十字架没有一点关系。但你相信吗?这个十字架其实是你的十字架,是你的诅咒、你的羞耻、你的审判、你的裁决。你要赶紧地相信,在你因着诅咒永远地死去之前。

那将基督的十字架放在自己肩上的人是有福的,那因为天堂的强攻而愿意承认审判的人是有福的。他是谦卑的,接受自己犯罪的结果,承认自己该受惩罚。正是透过承认这公义的审判,人才能明白,如果没有基督的赎罪,他们的生活将是多么绝望。你是否承认这些事呢?你是否知道,作为一个罪人,你应该得到的只有羞耻和诅咒?

因为上帝的恩典,人的绝望才转化为盼望!西门必须背基督的十字架,但他没有被钉上十字架。在基督被钉十字架的地方,西门又被允许回到自己家中了。我们不知道西门是否理解临到他身上之恩典的分量,但对那些被教导要接受审判的人来说,这是一个永久的神迹。诅咒临到了上帝的子民,但他们却没有在诅咒之下灭亡,而是为了这诅咒再次被拿走。

我们在这里看到,已定罪的罪人被放在十字架下,但并没有被钉上十字架。他在这样的审判面前越是谦卑,他的灵魂就有越多空间思想基督——这位代替罪人钉在被诅咒的十字架上的人子。因为这神迹,就是在审判之地竟有一位代赎之人,祂愿意舍去自己,被钉在十字架上。

 

3月17日 被勉强的

法兰斯.贝克(Frans Bakker)

有一个古利奈人西门,就是亚力山大和鲁孚的父亲,从乡下来,经过那地方,他们就勉强他同去,好背着耶稣的十字架。

——《马可福音》15:21

在去各各他的路上,基督到了几乎被十字架压垮的地步。身上的鞭伤,头上的荆棘冠冕,以及心灵的折磨,让祂疲乏衰竭至极,以至于祂没有体力背着十字架走向髑髅地。那么谁要来背基督的十字架呢?这个十字架不能放在任何一个罗马士兵肩上,这会羞辱罗马人的尊严。犹太人更没有准备好要背十字架。罗马百夫长很清楚地知道,那些喊着“钉他十字架”的犹太人,绝对不想跟十字架扯上任何关系。那些本应跟耶稣同行的门徒们全都逃走了,他们本可以帮自己的主人背十字架。找不到一个人可以背基督的十字架了吗?基督的心灵一定倍感痛苦,祂本是来背负罪人们的十字架,竟然找不到一个罪人愿意背祂的十字架。

这时,一个人从对面走过来,让这一列押送耶稣的队伍停了下来。这个人是古利奈人西门。他并没有参与抵挡耶稣的任何事,他没有跟着群众呼喊,他只是安静地去耕种自己的田地。从田里回家的路上,西门可能还在想着他的地:“但愿能够下雨!”或者“但愿农作物能生长!”但是现在,十字架却放在他的肩头上,这实在违背了他的意愿。士兵们强迫他背起基督的十字架。他们的强迫显示出他的反抗。因为西门也不愿意让那被诅咒的木头放在自己肩上。真的,他没有做错什么事,他不是一个被判刑的罪犯。他们怎么能平白无故地就把这十字架放在任何人肩上呢?而且,被诅咒的木头也是羞耻的木头。当你背着这木头时,你就不配被人看得起。背十字架是羞耻的。西门肯定不愿意背负另一个人的诅咒和羞耻。路加记录,罗马士兵抓住西门,因为西门想要逃跑,但是士兵们逮住了他,坚持让他背基督的十字架。在西门明白这一切之前,他就只能背着十字架 ,走在两个杀人犯中间了。

古利奈人西门是被勉强而背负基督的十字架。没有任何人想要背负诅咒和羞耻,没有人,一个都没有。然而,人代替基督来背十字架,本是更适宜和恰当的。西门所做的什么事,让他适合背这十字架呢?他没有参与犹太人的计谋,对吗?他在自己的田地里忠心地尽自己的责任。为什么他应该在十字架之下呢?这件事跟西门没太多关系。我们不知道这个人犯过什么错。但是,我们仍然知道关于他的一件事,就是他和其他人一样,因为罪的缘故该受诅咒。因此,他就该背十字架。西门是我们所有人的代表。他只是人类这败坏群体中的一员。我们都跟他一样。我们该背十字架,该承当诅咒和羞耻。我们背基督的十字架是适当的,这是必须的。基督必须脱离十字架,因为祂没有犯任何罪。我们必须在十字架之下,因为我们已经完全地得罪了上帝,离弃了上帝救恩的道路。

 

3月16日 被离弃的

法兰斯.贝克(Frans Bakker)

当下门徒都离开他逃走了。

——《马太福音》26:56

在客西马尼园,门徒们有了一次非常痛苦的经历。敌人们前来抓捕主耶稣。这位能平静海上的风浪、能医治病人、能让死人复活的主,竟然就这样让自己被绑走了。祂被敌人围困,就像一个软弱无力的人。这怎么可能呢?门徒们不明白。他们仍然根据皇冠、荣耀的宝座和今世的权柄来认识上帝的王国。在他们的头脑中,已经瓜分了这个王国的荣耀。但是现在,弥赛亚基督耶稣,允许祂自己像囚犯一样被带走。于是,门徒都离开祂逃走了。

在主耶稣服侍的早期,祂曾把祂自己比作生命的粮。结果,许多人对祂生气。从经文中我们读到,从那时候起,许多人就不再跟随祂。但门徒们留下来跟祂在一起。在最后的这三年中,他们跟主耶稣非常亲近。然而,在客西马尼园,基督的忠心门徒也变得不忠心了。在这里,他们对基督生气,想要救自己的生命。他们没有完全明白耶稣在做什么。

士兵们带着耶稣,用绳子捆绑祂。基督没有抵抗。相反,祂让自己被捆绑。于是,门徒们看见他们的老师显得如此软弱无力。羊群看见狼来了,叼走了牧人。门徒们诧异地看着这一位他们盼望能拯救以色列的人。他们的耳畔还回响着群众欢呼“和散那”的声音,那是对一位即将来到之王的企盼。现在这位王却像一个俘虏般被带走了。何等失望!就在一瞬间,他们的希望破灭了。他们不能理解,耶稣的被捕,属于上帝拯救他们脱离罪的计划的一部分。

在客西马尼园的混乱中,耶稣的门徒都逃走了。对主耶稣来说,这是何等的伤痛!祂有十二个门徒。其中一个变成叛徒,剩下的十一个都逃走了。当门徒们被要求警醒时,他们睡着了。但当涉及到他们自己生命的安全时,他们却足够警醒,立马从周围的骚乱环境中溜走了。这一幅画面将我们带回伊甸园。上帝呼喊亚当说:“你在哪里?”但是现在,在客西马尼园,我们要再一次呼喊第一个亚当:“你在哪里?”第一个亚当不在那里,因为他逃走了,第二个亚当,群羊的大牧者,做祂作为中保的工作。祂必须拯救祂的羊。但是羊在哪里呢?他们全都逃走了,必须被救回来。

 

3月15日 成全律法的那一位

法兰斯.贝克(Frans Bakker)

犹太人回答说:“我们有律法。按那律法,他是该死的,因他以自己为上帝的儿子。”

——《约翰福音》19:7

犹太人对彼拉多说:“我们有律法,按那律法,他是该死的,因他以自己为上帝的儿子。” 根据犹太人的律法,如果谁宣称自己跟上帝同等,就要被处死。基督在该亚法面前宣称自己就是上帝的儿子,根据犹太人的律法,这就等于把自己送到了死地。

声称自己是上帝是一种古老的罪。在伊甸园,亚当想要与上帝同等。我们都有同样的愿望。犹太人控告耶稣,但他们没有认识到自己也是有罪的。他们自认为是公义的。他们不承认自己的罪,不承认他们迫切地需要耶稣的救赎行动来遮盖他们的罪。耶稣作为一个人来到世界,为那些想成为像上帝一样有自治权的人而死。在人类追求自治时,就注定了死亡之路。耶稣进入受造者的世界,是为了背负人类的刑罚。

“我们有律法。”我们也可以这样说。我们的律法跟犹太人一样。这是从伊甸园的禁令那里生发出来的。我们拥有的这个律法,适用于第一个人和每个人,只因为他是人。

我们是否在伤痛中撕裂衣服?我们必须忧伤,不再像该亚法一样沉溺于自以为是的虔诚中,我们其实知道自己是应该被判处死刑的。

根据我们面前的律法,我们必须死,因为我们超越了上帝为我们立定的界限。我们拒绝祂的命令。我们自己决定行为的边界,自己制定自己律法的人想要跟上帝同等。根据在伊甸园制定的上帝的神圣法令,这样的人必须死。因此,基督必须被处以死刑,因为祂取了人的罪身的形状。基督,这一位完全公义的人子,必须以这样的方式死去,好像是祂亏缺了上帝的荣耀一样。祂不仅必须成为人,而且还有背负人类的诅咒。你明白律法的诅咒吗?你认识到了你的罪吗?你想要成为上帝的骄傲,是否已经成为你的重担?你知道成为一个亵渎者的痛苦吗?

这就是这位受苦的中保带来的福音。祂允许自己被定罪,就好像是祂自己违背了上帝的王权。根据上帝自己的律法,祂必须死。祂为我们成为有罪的人。第一个亚当的罪倾倒在祂身上,祂成为第二个亚当。

那些亵渎上帝的人,仍然有救恩为他存留。因为第二个亚当,他可以在上帝恩典的花园中,自由地享用每一棵树上的果子。当他更多地按照上帝的形像更新转变,他也就更少地想要吃那一棵树上的果子。因着耶稣基督谦卑舍己的工作,他从自己的骄傲之罪中被释放出来。根据律法,你必须死。基督在上帝的法庭中,代替你被定罪。

因此,上帝的孩子们,你不需要只是说:“我们有律法。”你也可以说,我们还有一位为我们成全律法的中保。

 

3月14日 我们有律法

法兰斯.贝克(Frans Bakker)

犹太人回答说:“我们有律法。按那律法,他是该死的,因他以自己为上帝的儿子。”

——《约翰福音》19:7

彼拉多在他的法庭上遇到了一件案子,在罗马帝国的法律体系中对此没有相关规定。这案件的问题就是:是否允许一个人自称是与上帝同等的?根据罗马的司法体系,彼拉多找不到一个合法的理由为耶稣定罪。他不得不两次宣布:“我查不出他有什么罪来。”

但是,“我们有律法,”犹太人说,“按那律法,他是该死的,因他以自己为上帝的儿子。”这是真的,根据犹太人的律法,如果谁宣称自己跟上帝同等,就要被处死。基督在该亚法面前清楚地承认,祂就是上帝的儿子。根据犹太人的律法,这就足够让大祭司呼喊起来:“我们还需要什么其他证据吗?”

严格地说,犹太人是对的。犯亵渎罪的人必须被处死。我们知道,犹太人的律法不是建基于人的洞见,就像罗马的法律一样,因为是上帝自己把祂的律法赐给了以色列人。让我们看看整件事的要点,这些律法先是赐给了伊甸园的第一个人。如果亚当违背了上帝的禁令,他就不再承认自己需要顺从上帝的律法。他将会把自己当作是与上帝同等的,因为他拒绝上帝的律法。亚当的确吃了分别善恶树上的禁果,由此他把自己比作上帝。根据上帝圣洁的律法,他不得不死。想要与上帝同等就会导致死亡。是的,从一个正式的观点来看,犹太人是对的。他们只是在维护创造主早已在伊甸园制定的规则。但可悲的是,他们只拥有对律法文句的知识。他们把上帝活泼的律法变成了死硬的仪式。他们严格地遵照传统在彼拉多面前诉诸上帝的律法,但这律法在他们手里不过是严厉、冷酷和死硬的传统仪式。

犹太人的领袖指责第一个亚当的原罪,却没有认识到自己也在亚当的遗传中,同样违背了上帝的大诫命。该亚法在愤怒中将自己的衣服撕裂,因为以他的虔诚态度来看,基督宣称自己是上帝的儿子显然冒犯了他。但该亚法从来没有在忧愁中为自己的罪撕裂衣服。如果基督的控告者们真的明白律法,他们就宁愿自己去赴死刑,而不是让基督去代替自己。他们不明白律法的诅咒,所以当福音在他们中间显现时,他们也不明白福音。他们认为耶稣只是一个普通的人,却想要成为上帝。然而,事实正好相反:上帝在他们中间,想要成为人。如果犹太人明白了耶稣到底是谁,他们早就在伤痛中撕裂自己的衣服,并且悔改归主了。他们自己才是那本该受死的。

你是否已经在上帝面前看见了自己的罪?在祂面前谦卑你自己吧。

 

3月13日 沉默的中保

法兰斯.贝克(Frans Bakker)

耶稣仍不回答,连一句话也不说,以致巡抚甚觉希奇。

——《马太福音》27:14

一个被控告的人有机会为自己辩护时,为何沉默不语?办理这案件的官员不明白。他从来没有看见过这种事。不是每个人都想为自己辩护吗?即使有罪的人也会为自己辩护。但耶稣,这位无辜的受害者,站在彼拉多面前,连一句话也不说。自然的人不能明白上帝的方式。

彼拉多不知道他正面对着人类的中保。他不知道上帝的羔羊正站在他面前。这羔羊不得不沉默,因为上帝子民的罪倾倒在祂身上。祂必须去死。

基督在属天的审判台前沉默不语。实际上,祂不是站在彼拉多面前,而是站在上帝面前,以封闭的嘴唇作为祂子民的替罪羔羊。你看,当一个罪人不得不站在属天的审判台前时,面对一千个问题,他也答不出一个。他的罪被敞开时,他的嘴就闭上了,因为他违背了所有上帝的命令。当一个人的罪被放在上帝面前时,还能说什么呢?他不得不在上帝面前沉默,沉默代表默认。人不得不承认,上帝一切所行都是圣洁公义的。

被控告的人不能对上帝的公义说坏话。我们的罪不是毒蛇的错,不是夏娃的错。环境不能成为我们犯罪的借口。这就是为什么基督在所有的控告面前保持沉默的理由。

如果祂开口为自己辩护,祂就不能成为我们的中保。为祂自己,祂当然可以说祂的纯洁无辜,但为了祂子民的缘故,祂不能说。祂对罪人的爱是如此伟大,以至于祂连一句话也不说。

我们在基督的沉默中看见一个怎样的见证。祂在合宜时才说话,在必要时就沉默。当祂子民的救赎面临危机时,祂便开口说:“让我的百姓去。”但当祂自己的生命危在旦夕时,祂却保持沉默。祂不想成为自己的辩护律师,这样祂才能成为其他人的辩护律师。当言语对祂自己有利时,祂就保持沉默,这样祂才能为一个可怜的罪人说话,这罪人在上帝的审判宝座前是被控告有罪的。祂在降卑的状态下是沉默的,这是为了能在祂升高之时为罪人代求。为了救赎祂的子民,祂不得不沉默。

在我们的朋友中,是否有人因上帝的律法被控告?是否有人要被传唤,在属天的审判台前显现出来?当上帝的律法指控我们违背了所有上帝的律法时,我们必须沉默地站立,以示赞同上帝的公义。

但我们仍然要欢喜,因为仍然有一位为沉默罪人说话的基督。仍然还有一位为我们代求的中保。当罪人在上帝面前沉默时,基督便开始说话了。上帝的子民,你是否将自己的盼望放在这里,相信还有一位为沉默罪人开口说话的中保?当你面对上帝的审判时,有一位中保为你代求,这是何等的祝福!当上帝的羔羊张开祂的口,为一个看见前面只有一条死路的人辩护时,提供了何等大的福分。这些人知道有一位中保,但他们不相信祂会为他们的利益而恳求,直到祂乐意将祂自己显明给他们。那时他们就从祂那里得了鼓励。但如果祂自己没有首先保持沉默的话,祂便永远不能为他们说话。那样的沉默,让祂付出了生命的代价。沉默将祂引进了地狱的剧痛深渊。让我们更多地默想这位中保的沉默。因为正是透过这沉默,祂救赎了祂的教会。

 

3月12日 睡着了

法兰斯.贝克(Frans Bakker)

来到门徒那里,见他们睡着了。

——《马太福音》26:40

基督最痛苦的经历开始于客西马尼园。在那里,祂体验到了被上帝离弃的无限深渊,就是祂不得不降下去的至低之处。这景象让祂如此惊恐,以至于祂匍匐在尘土之中,祈求天父是否可以赐给他另一杯。但是天父关上了天堂的门,地狱却打开了。基督知道祂必须承受地狱一般的痛苦。但是,知道某件事和实际地经历这件事,这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。在客西马尼园,痛苦的经历开始了。

耶稣也是人,祂以自己人性的一面看到了地狱的痛苦煎熬。当这惊恐抓住祂时,祂不知道要往何处行。祂匍匐着,汗珠如血点滴在地上,祂想寻求门徒们的支持。在极大的痛苦中,祂期望从同伴们那里获得一点同情。但当地狱的惊恐临到时,谁能支持祂呢?

基督独自踏进了上帝震怒的审判所。因为当祂来找自己的门徒时,祂发现他们都睡着了。天堂关闭,地狱打开,教会睡着了。“喔,彼得,你不能跟我一起警醒片时吗?我极其孤单,心里甚是忧伤,我也是有血有肉的人,这血肉之躯也不想去钉在十字架上。”

但是彼得和其他门徒却没有醒过来。敌人虎视眈眈,朋友却睡着了。基督在海上的风浪中睡着了,但他们却在上帝愤怒的风暴中,在地狱的惊恐中,在永恒的悬崖边上——睡着了。耶稣即将要为他们的缘故进入地狱的恐怖袭击中,而他们甚至不能保持片刻的警醒,给祂一点点安慰。说到救赎的工作,人完全没有任何功劳。我们从这里可以清楚地看见,不要对上帝的子民抱有哪怕是最微小的期望。如果人要被救赎,祂就需要一位独自面对审判所的救赎主。在客西马尼园,人的骄傲破碎了。

那里没有天使——如同雅各在伯特利看见天使一样,却有魔鬼在来回走动;而祂自己的门徒就在地狱的门口睡着了。这是谁的救恩处于危险之中呢?是谁的命运处于危险之中呢?当然是那些正在沉睡的人。但是我们看见,第一个亚当睡着的时候,第二个亚当却在为救赎他而受苦。

这对上帝的子民而言是一个多么明显的教训。这是一个何等深刻的让人降卑的教训。原来他们只能单单靠着上帝至高的美意被拯救。何等奇异的恩典,这位中保没有放弃一个沉睡的教会!祂仍然接受这苦杯,为了那些必须被救赎之人的永恒甜美,尽管他们现在睡着了。尽管当他们像彼得一样认为自己会跟随祂去死时,连跟祂一起警醒片时都做不到。

 

3月11日 看这个人

法兰斯.贝克(Frans Bakker)

耶稣出来,戴着荆棘冠冕,穿着紫袍。彼拉多对他们说:“你们看这个人!”

——《约翰福音》19:5

当彼拉多说“看这个人”时,他无意中说出了一个重要的真理。他指着耶稣说这话,本来是要嘲弄这位自称为上帝的人,这位犹太人的王。耶稣被鞭打之后,士兵们为祂穿上一件所谓的皇袍,在祂的头上戴了一顶皇冠,还拿了一根权杖放在祂手里。士兵们可以很随意地做这一切,因为现在已没有人留下来帮助耶稣了。他们给祂穿上一件假的紫袍,让祂成为一个供这些粗鲁士兵们消遣娱乐的王。这位真正的万王之王孤单地站着,被鞭打蹂躏的身上,穿着一件被人嘲弄的衣裳。

士兵们在祂头上戴了一顶荆棘冠冕,血滴顺着祂的脸庞不断流淌。这是同一张脸,在登山变像的山上闪耀着天堂的荣耀。士兵们将一根芦苇放在祂手中。这是一条软弱的芦苇,用一只手就可以折断。可万王之王的属天权杖能让所有的人灭亡。

“看这个人!”是的,彼拉多,就是这个人,这个人在审判之下,这个人在诅咒之下,因为罪的缘故。上帝让人在伊甸园时活得就像君王一样,穿着完美的公义的衣裳,但因为亚当的罪,现在人站在上帝面前,就像一个被罢免的王,穿着污秽的衣服。因此人想象自己仍然是王的事实,显得越发荒谬可笑。

上帝以荣耀为人的冠冕,这冠冕已经被亵渎,被扔到了地上。除此之外,还有因罪带来的更痛苦的后果。人将他荣耀的冠冕换成了荆棘冠冕,以此嘲笑“我”这个王的头。我们没有将自己的荣耀放在耶稣的脚前,反而将荆棘放在上帝面前。于是很悲哀,我们必须被扔进永久的刑罚之中。

作为堕落的人,我们手里也握着一根芦苇。我们抓住某种东西支撑自己,我们在自己的美德中寻找支撑的力量。法利赛人依靠他们对律法的顺服,收税人以为自己至少不像法利赛人那么虚伪。但不管我们依靠什么,那些东西都只是一根轻易就被折断的芦苇。从如此虚弱的东西那里获得支撑的力量是很荒唐的事。

“看这个人!”请注意你从前是怎样的人,以及你已经有了怎样的改变。求圣灵光照你,引导你自我省察。你会真的看见你自己就站在这里。不是士兵们在如何装扮基督,而是你做了这个荆棘冠冕,为祂穿上紫袍,又拿了一根芦苇放在祂手里。

但是上帝允许这一切发生,还有谁能显明基督作为中保的爱呢?祂可以用完全不同的方式来应付所有的事。祂可以让火从天上降下来,但祂把自己威严的王权隐藏在了祂的人性之后。士兵们拒绝耶稣,你和我拒绝耶稣;在这一切之上,耶稣也被祂的天父拒绝,愤怒的上帝在耶稣身上倾倒出对罪的震怒。

喔,罪人,这还不够吗?看这个人!耶稣。祂甘心情愿地承受人类的刑罚和天父的烈怒。圣父背向自己的儿子,掩面不看;圣子在恩典和慈爱中,为那些本该下地狱的人死去。不要再看自己。扔掉那些你自做的衣服、冠冕和权杖吧,因为天父上帝不需要。但人子耶稣却愿意穿戴这些东西。这就是为什么祂愿意在上帝和人面前受羞辱的原因。祂愿意以无罪之身,替换一个本该下地狱的罪人。

 

3月10日 被捆绑的得自由

法兰斯.贝克(Frans Bakker)

那队兵和千夫长并犹太人的差役,就拿住耶稣,把他捆绑了。

——《约翰福音》18:12

残酷的手捆绑了主耶稣的手。祂允许自己被捆绑,是因为祂子民的罪。祂对罪人的爱迫使祂如此。参孙被捆绑,是因为他犯罪,亵渎了自己的职分,但基督虽然始终忠于自己的职分,却仍被捆绑。祂完美地履行着自己的职分,但在这里,祂站在堕落的失职者的位置,他们因自己的罪而被免职。

耶稣是被捆绑的。人们抵挡祂。地狱的势力集合起来对抗祂。在这一切背后,我们看见天父正捆绑祂自己的儿子。上帝的公义需要被实施,因为我们罪恶的双手伸出来,摸了不该摸的禁果。我们才是那应该被永远捆绑在黑暗王国中的人。所以我们在这里看到,基督不仅是被地狱所捆绑,也同样被天堂所捆绑。这就是祂为什么不能断开这些捆绑的原因。在这里,地狱也被用于完成天堂的使命。上帝的圣洁要求罪被捆绑,并被钉在十字架上。

你想知道你的双手曾经做过什么吗?看看救主的双手吧。如果我们的手能保持清洁,救主无辜的手就永不会被捆绑。当我们看见耶稣无辜的双手时,我们的罪是多么显而易见!残酷的手捆绑了主耶稣的手,但我们是心甘情愿的帮凶。我们做了那些绳索,用来捆绑祂的手。但愿我们能明白这一点。我们已经从创造主为我们原定的设计中堕落,我们无奈地接受了罪,成为罪的奴仆。我们的双手就是被捆绑起来也是不够的,应该被钉在那受诅咒的十字架上,因为每一个没有持续走在救主真道上的人,都是被诅咒的。绳索的后面,接着是最后的审判,除非基督救赎我们。祂正是为祂子民的罪而被捆绑。

这些绳索将要释放那些被罪所捆绑的人。所以,彼得必须收刀入鞘,否则囚犯就不能得到释放!基督的绳索是教会的拯救。如果这些绳索让你得到自由,你就真自由了。什么才是真自由呢?只有那些曾经被捆绑过的人,才知道基督所赐礼物的分量。就如病人才知道健康意味着什么,孤儿才知道父母是什么,一个囚犯才知道自由是什么。

 

3月9日 被捆绑的手

法兰斯.贝克(Frans Bakker)

那队兵和千夫长并犹太人的差役就拿住耶稣,把他捆绑了。

——《约翰福音》18:12

耶稣的手做了什么事,那些绳子如此残酷地对待它们?耶稣的手只做好事。这是清洁的手,从来没有摸过禁果;这是蒙福的手,曾洁净了麻风病人,又开了瞎子的眼睛;这是救赎的手,曾将快要灭亡的生命从泥泞之地拯救出来。这双手做过什么恶事吗?这双手没有犯过一次罪、一次错误,甚至没有出过一点误差。这双手还触摸过马勒古的耳朵,这个大祭司的仆人前来捆绑耶稣,却得了医治。

难怪当彼得看见这些要捆绑耶稣的绳子时,要抽出他的刀来。这样的表现,显示出一个犹太人的心态。但在耶稣的命令下,彼得只能收刀入鞘。基督情愿让自己被捆绑。祂允许自己像一个无助的人一样被抓捕。祂不被允许解开那些绳子,否则祂就不能成为中保。

当参孙把自己的精力耗费在罪恶中后,就不再能解开那些捆绑他的绳子了。罪让一个人软弱。参孙在自己的罪中变得虚弱无力,上帝的灵离开了他。他亵渎了自己的职分,将自己卖给了罪,成为罪的奴仆。为了参孙,耶稣那双清洁、慈爱、救赎的手必须被捆绑起来。参孙的罪正被基督担当着。耶稣站在参孙这位被免职者的位置上。非利士人来捆绑参孙,地狱来捆绑耶稣。毫无疑问,这双清洁的手能断开这些束缚。但是如果祂自由地断开捆绑,参孙就会永远失丧了。耶稣允许自己被捆绑。祂知道这双手如果被松绑,只是为了钉在十字架上。

耶稣能够断开捆绑。祂能够升到天上,祂能够摧毁非利士人,祂能从天上降下火来。祂的门徒们期待祂这样做。能力到底意味着什么呢?如果主做了祂能够做的,那么祂的敌人就毫无招架之力了!但祂对罪人的爱,不允许祂断开捆绑。耶稣的捆绑让祂看起来非常无助。“他救了别人,不能救自己。”(马太福音27:42)但祂不是因为祂自己的罪变得无助,祂让自己变得无助,是因为人的罪。上帝的子民,是你的罪,将祂在园子里捆绑。但祂来,本是为了舍去自己的生命,作为罪的赎价。

 

3月8日 错误的眼泪

法兰斯.贝克(Frans Bakker)

耶稣转身对她们说:“耶路撒冷的女子,不要为我哭,当为自己和自己的儿女哭。”

——《路加福音》23:28

耶路撒冷的女子们为主耶稣哀哭,但她们没有认识到,祂是在为罪人受苦。这不是悔改的眼泪,而是同情的眼泪。女子们完全误解了正在发生的事。她们的眼泪对救主而言不是安慰,反而增加了祂的痛苦。

在这些眼泪背后,埋伏着隐藏的呼喊:“钉他十字架。”因为就算带着所有的眼泪,她们仍然没有为自己的罪呼求一位中保。当我们只是为某人哭泣时,我们并没有分担他的苦痛。我们只是同情他。这就是耶路撒冷的女子们所做的。她们不是苦难的分担者。她们只是真诚地表达出哀悼之情。基督的苦难与她们没有一点关系,她们以为,耶稣所偿还的诅咒不是因为她们。所以她们虽然流泪,却没有罪疚感。

耶路撒冷女子们的眼泪是错误的眼泪。虽然充满温柔的情感,却否认了基督的赎罪之工。她们的眼泪不能安慰受苦的基督,反而让祂承受了更多的苦痛。就是用眼泪,我们也可以拒绝救主,并且增加祂所饮的苦杯。我们可以充满感情,但没有承认自己的罪。喔,我们何等需要圣灵的光照。圣灵将会荣耀中保,指出祂就是那一位除去世人罪孽的上帝的羔羊。只有当人承认自己的罪时,基督才能得着荣耀。不要相信你自己的眼泪。

不要哭。但仍要哭!要为你自己哭。我们应该为自己的罪哀哭。我们应该更多地为枯干的木头哭泣,这些木头永远也结不出任何果子,只适合扔进火里焚烧。跟你灵魂的眼泪一起哭泣吧!只有这样,你才能跟随上帝的羔羊。承认你配受永久的毁灭,然后祂的十字架才会变成你的十字架。喔,在一位受苦至死的基督身上有着怎样的恩典!祂为那些为自己哀哭的人哀哭,祂的眼泪将会永远擦干他们的眼泪。

 

3月7日 虚假的眼泪

法兰斯.贝克(Frans Bakker)

耶稣转身对她们说:“耶路撒冷的女子,不要为我哭,当为自己和自己的儿女哭。”

——《路加福音》23:28

在《路加福音》23章的记载中,那些拥挤的群众和耶稣所说的耶路撒冷的众女子,存在着显著的差别。群众呼喊着:“钉他十字架!”但这些女子却悲伤地哭泣。她们为主耶稣感到惋惜,她们一定想到了主所做的一切好事。祂医治病人,让盲人恢复视力,让死人复活。她们带着同情的眼泪跟随祂,为祂哀哭。这些眼泪让受苦的基督看见,或许可以带给祂一些安慰。祂自己的门徒已经离开,并说他们从来不认识祂。他们对自己的中保,在外在行为上没有表现出同情,而这些女子却对主耶稣表达出自己内心的感受。知道有人为自己感到难过,这是很让人得安慰的。基督因着祂人性的一面,也会有同样的感受。

但是这些女子的眼泪并不是从天堂而来的,是撒但引起了她们的哀哭。那个试探者想要耶稣为自己感到悲哀。如果基督也加入这场哀哭,那么祂将为自己感到忧伤。祂可能会被暗示,上帝正以不公平的方式对待祂,让祂背负罪的诅咒。在这些女子背后,我们认出了撒但,他想尽一切办法阻止救主的救赎之工。魔鬼总是抵挡对人的救恩,抵挡上帝的荣耀。

实际上,这些女子应该为她们自己哀哭。她们为基督哀哭,却不知道自己的境况。她们的泪水来自盲目的眼睛。没有认识到自己的悲惨,却不顾实际地为其他人哀哭,这是不对的。这场景中最糟糕的地方,是她们为自己的中保哀哭,却不知祂正是因为我们众人的罪而被算为有罪的,她们还没看到基督所担当的正是她们个人的罪。她们应该哭泣,因为她们极度需要一位救主。她们不应该为祂将要死去而哭泣。因为人,如果没有救主,就算流泪哀哭,也仍然要灭亡。

 

3月6日 真正连结于上帝

法兰斯.贝克(Frans Bakker)

耶稣见母亲和他所爱的那门徒站在旁边,就对他母亲说:“母亲(原文作“妇人”),看你的儿子!”

——《约翰福音》19:26

“母亲(原文作妇人),看你的儿子。”耶稣在十字架上的这句话,不仅是出自对祂母亲的怜悯,更是因祂看到自己作为中保的身分。基督很关切自己的母亲,祂将母亲托付给约翰。这是祂最后的愿望和遗嘱。但祂没有遗产要分割。这位将死的君王实在是什么财产也没有留下。祂身上最后所穿的衣服也被士兵们瓜分完了。另外的人必须照看祂的母亲。

“母亲(原文作妇人),看你的儿子。”从来没有一个比这句话更富足的遗嘱留下来。耶稣爱祂自己的子民直到最后。祂对作为祂母亲的马利亚说再见,也对作为一个妇人的马利亚说再见。祂了解她的痛苦,祂将要永远地支持她。马利亚失去了她的孩子,是为了同时发现这孩子是她永远的救主。她将永远不会跟祂分离。她的母亲身分现在结束了,但是神圣的天父身分是持续到永远的,因为祂现在正在恢复她与天父上帝之间的连接关系。

的确,有一些人失去了亲人,但他们的失去是有福的。那些母亲们、父亲们、孩子们、夫妻们,当他们对彼此说再见时,他们拥有了比血缘关系更深的连接。他们将永远不会再彼此分开,因为那是真正连接于上帝,即使死亡也不能折断这样的连接。

他们彼此之间的关系,因为连接于上帝而超过了血缘关系,如同我们在马利亚和约翰身上看到的。在这里,我们看到了圣徒的相交,这也是基督在十字架上受苦所结出的美好果子。这种团契相交的特征是:人们不是以彼此为结果,而是以上帝为结果,现在,地上已经呈现出这样的一种生活样式。

母亲们、父亲们、儿子们、女儿们、夫妻们,你们的名字是否已经写在这遗嘱中了呢?那么你们也可以学到因罪的原因而悲哀了。那原因就是你已经断开了跟上帝的连接。在这忧伤的心中,对上帝和对彼此的爱开始增长,这种爱是基督之爱的果子,因为祂愿意成为中保。这种爱让一个人向自我死去。我们得知这一点,是源自同一位约翰的书信,这位约翰将马利亚接到了自己的家中。

 

3月5日 血缘的连结

法兰斯.贝克(Frans Bakker)

耶稣见母亲和他所爱的那门徒站在旁边,就对他母亲说:“母亲(原文作“妇人”),看你的儿子!”

——《约翰福音》19:26

如果说有谁拥有一种正常的人类关系,那就是基督,我们的中保。在十字架上,当祂想到自己的母亲,并托付人照顾她时,我们特别清楚地看到这一点。从人的角度来看,想到马利亚怎样面对十字架,真是非常触动人心。这位母亲不得不看着她自己的孩子,就是在她的子宫里长成的孩子,挂在十字架上遭受至深的痛苦。她远远地站着。她不能走得更近,因为祂已被交在士兵的手中。她看见祂挂在十字架上,但是她却不能安慰祂。她不被允许为祂赶跑那些叮咬祂的蚊虫,她不被允许遮盖祂的羞耻,她不被允许擦去祂的血迹。她不被允许为祂的伤口抹上膏油,她也不被允许为祂止渴。她不被允许松开祂的手和脚。我们看到了一个母亲痛彻心扉的爱。

请注意,朋友们,耶稣在呼喊祂的母亲,因为祂意识到,此时,她的心已经被刀刺透了。上帝的儿子仍然没有称呼她为“母亲”,而是称呼她“妇人”。在迦拿的婚礼上,祂也是称呼她为“妇人”。这是必要的,是让她明白,在祂和她之间在灵性上有距离。

但是现在,“妇人”这个词却意味着比灵性上的距离更多的意思。现在,这个词意味着再见。现在,她作为母亲身分的时期将要告一个段落。这意味着现在,这种血缘的连接将要结束了。我们一定已经明白,走进坟墓意味着某些事。这对基督来说必定也很艰难,因为祂作为人,有跟我们一样的性情。谁还能比祂能更深地感受到人类的伤痛呢?因为祂对自己的母亲有完全的爱!

耶稣不得不对祂自己的骨肉之亲说再见。在各各他,与罪相连接的一切都不得不发生。因为说到底,正是因为罪,亚当不得不走进夏娃的坟墓,或者反过来说也可以,夏娃不得不走进亚当的坟墓。再过一些时候,我们都将要站在彼此的坟墓前。罪是一种隔绝所有连接的力量。罪能伤害人,是因为我们不仅被创造出来独自活着,而是被创造出来生活在一起。但是我们对上帝说再见,这就是我们也不得不对彼此说再见的原因。在十字架下,马利亚痛苦地学到了同样的教训。基督不仅因为罪的结果而跟祂的母亲隔绝,祂也因为罪而不得不跟祂的天父隔绝。因此祂母亲在这里的出现并不能抚慰祂的苦难。基督必须单独受苦,跟祂的天父和所有人类的安慰隔绝开来。作为罪的结果,耶稣在十字架上没有得到任何安慰。祂独自承受着苦难。

 

3月4日 耶稣独自一人

法兰斯.贝克(Frans Bakker)

门徒都离开他逃走了。

——《马可福音》14:50

耶稣被捕的时候,处于被离弃的境地。所有的门徒都离开祂逃跑了。最后留在祂身边的是一个披着麻布的年轻人,他最后也选择逃走了。朋友,你是否也曾经丢下救主逃走呢?我们因为自爱而从救主身边逃走,我们因为自己的罪而从救主身边逃走。我们选择在祂眼中看为恶的事。你是否将自己看作一个离弃基督的人?如果是这样,那么你的罪就会像伤痕一样使你痛心,你就会学到恨恶自己。

我们的经文对这样的人赐下安慰。这安慰就是基督,这位中保,不管祂子民的境况如何,祂仍然持续自己的工作。我们的中保单独地完成了祂所有的工作。没有人跟祂在一起。这就是为什么对罪人中的罪魁而言,救恩仍是可能的原因。

当你明白这一切时,罪在你眼中就变得更可怕。你不得不谦卑下来。你自己变得微不足道,你的罪变得代价昂贵。因你的罪,救主承受了无数苦难。然后你开始看见,你自己什么也做不了,因为祂已经为你做了一切。你永远也不能做任何事来赚得你的救恩,你那笨拙的双手所做的所有事,不过是在毁坏。现在,耶稣正是为这样的人成了中保。

耶稣在祂受苦的路上继续独自前行。祂继续为这样的逃跑者走这条苦路。这些人可以想跑多远就跑多远,但永远跑不出祂的心。门徒们丢下了耶稣,但耶稣没有丢下他们,这是他们为什么还能得到救恩的原因。

后来,约翰明白了这一点。他说:“我们爱,因为上帝先爱我们。”(约翰一书4:19)门徒们以为自己必须为耶稣做许多事,但后来他们才理解,是耶稣必须为他们成就一切。他们以为自己不得不为耶稣死,后来才知道,是耶稣不得不为他们死。我们也是这样离弃了耶稣。但是耶稣没有离弃我们!

在这里,中保独自一人,因为教会不想跟祂同往。这是怎样一个显露的真理:教会不想跟基督一起走这条苦痛的道路。但实际上,教会也不能如此行,因为那样的话,基督的救赎之工就不会完全。最终,教会不被允许跟基督同行,因为上帝将祂的愤怒倾倒在这位中保身上,基督必须独自在外面的黑暗中承受这一切。上帝的公义必须如此得到满足。

当门徒逃跑时,当披着麻布的年轻人逃跑时,这一切都在上帝的计划中。我们的中保必须独自承受苦痛。祂必须独自走过这条苦路,之后才会有跟上帝永远的相交,以及跟所有圣徒的团契。因为祂在十字架上的受死,这样的相交团契重被修复。教会如今可以欢唱:“上帝与我同在,我还怕谁呢?”上帝的子民可以欢唱到永远:“我在大会中赞美你的话,是从你而来的。”(诗篇22:25

 

3月3日 中保被离弃

法兰斯.贝克(Frans Bakker)

有一个少年人,赤身披着一块麻布,跟随耶稣,众人就捉拿他。他却丢了麻布,赤身逃走了。

——《马可福音》14:51-52

在《马可福音》14章,主耶稣在客西马尼园中。祂被人逮捕,所有的门徒都离开了祂。突然,一个人向祂走来。这是一个年轻人,他跟那些抓捕耶稣的人一起走着。这个年轻人不属于敌人的那一伙,因为敌人们想要从他们中间除去他。这个年轻人也不属于主的门徒,因为门徒们都已经离开耶稣。很显然,这个年轻人属于耶稣的朋友们中的一员。他是一个战士,默默无闻地跟随上帝的羔羊。

谁是这个年轻人呢?很可能就是马可自己,这本福音书的作者。其他福音书都没有写到这件事。没有其他人可以记录这个场景,因为当时只有敌人在场。除此之外,他还写着这个年轻人披着一条麻布。那是当时生活优裕的人晚间所穿的衣服。从历史记载中,我们知道马可出身于一个富有之家。

这个勇敢的年轻人披着麻布跟随耶稣。虽然门徒们都离弃了耶稣,但还是有一个人想要跟随祂。他将会忠实于祂。这个年轻人想要表达对耶稣的支持。他放下晚间睡眠的舒适,因为对基督的爱激励着他从床上爬起来。

我们几乎想要说,这是对主耶稣的帮助。至少还有一个人,在祂所走的受苦之路上陪伴祂。但是,这并不是接下来所发生的事,因为这样的陪伴没有持续多久,只是在士兵们认识到这个年轻人是跟随耶稣的之前。请注意看!这个年轻人为了自己的安全逃跑了。士兵们捉拿他,抓住了他所穿的麻布衣裳,他却把麻布丢在士兵的手中,逃走了。他珍惜自己的生命,想要保护自己的身体。不,对我们的中保而言,这不是一个得到帮助的时刻。我们宁愿说,这是在祂的苦杯中再滴下了一滴苦汁。这一只最后的小羊,也跟其他门徒一样离弃了祂。这就好像是魔鬼在对耶稣耳语:“你看见了吗?所有的人都离弃了你,没有一个人想要跟你有任何的关系。”这就好像是那试探人的在问:“你是必须为谁而死呢?你的羊都在哪里呢?还有谁对你有兴趣吗?”

如果主耶稣愿意,祂也可以挣脱手上的镣铐,自由地行走,就像从前参孙所做的一样。但是祂从来不会将自己的力量浪费在罪恶之事上。如果祂愿意,祂可以吩咐天使来释放祂,祂可以将敌人都消灭。祂可以做这一切,但是祂不想这样做,因为祂对罪人有伟大的爱。祂不想救自己。祂将继续走在受苦之路上,为那些离弃祂的人而死。这就是我们那位受苦的中保。祂不仅被隔绝在与人的相交之外,祂也被隔绝在与上帝的相交之外。这是公义的上帝自己在击打我们灵魂的牧人。上帝的公义要求罪必须得到惩罚。就是在这里,我们灵魂的牧人实在地经历到《诗篇》中的话:“我是孤独困苦。”

 

3月2日 先知、祭司和君王

法兰斯.贝克(Frans Bakker)

马利亚就拿着一斤极贵的真哪哒香膏,抹耶稣的脚,又用自己头发去擦。屋里就满了膏的香气。

——约翰福音12:3

马利亚没有多说什么话。她只是专心地听耶稣讲。她听着主的话,这聆听的果子便结出来,引导她认出祂是她的救主。所以,她渴慕让主得着荣耀,她愿意用贵重的香膏来膏抹祂。

当马利亚膏抹耶稣时,她是将祂当成先知的,因为祂如同先知一样预言自己将要受到的羞辱。门徒们只是想到了祂的高升,但是马利亚看得更深。在这位先知的脚下聆听祂讲道,马利亚渐渐明白了基督必须受苦,经历死亡。只有这样,上帝的子民才能得救。

其次,马利亚将耶稣当作祭司来膏抹,因为祂就是那位将为自己的子民进入死亡的祭司。祂是祭司,同时又是献祭的祭物。马利亚膏抹祂,是将祂当作上帝的羔羊,就是那能除去世人罪孽的替罪羊。

第三,马利亚将耶稣当作君王来膏抹,因为这哪哒香膏散发出得胜的馨香之味。耶稣将要胜过死亡。马利亚透过这样的膏抹,支持了一位将死的君王。她相信祂不会永远死去,而是会从死亡中复活,由此彰显出这次膏抹的意义。

如果我们也能承认基督是先知、祭司和君王,那将是何等的特权。我们需要看到,基督是一位将死的君王,看到祂是一位祭司,是为祂的子民代求的上帝的羔羊。我们还需要承认祂是先知,祂已经预先把这一切事都讲明了。我们必须像马利亚一样了解,耶稣是中保,也是救主。如果祂没有以如此的三重身分被我们确认,我们就不能得救。

我们正处于一年中应该默想基督受苦的日子。马利亚已经看到了祂的坟墓。你如何看待基督呢?你渴慕祂吗?你需要祂吗?你是否像马利亚一样,学会看到祂的坟墓?要这样做,你首先需要看到你自己的坟墓,并认识到我们是该死的。你要看到死亡就在你自己里面,要看到在我们自己身上是毫无希望的。基督正是为这些绝望的人而来。

那些看见自己死亡的人,离开将死的耶稣就不能与其他人相处。那些已经看见自己短暂的、灵性的和永恒的死亡之人,再也不能没有耶稣而活着。当我们学习看到耶稣的坟墓时,对我们而言,受难日就成为一个受祝福的充满爱的时刻。

马利亚做了一件善工。如今在纪念基督受难的这几周,留给我们所做的唯一的善工,也就是做她所做的事。我们必须认识到,耶稣是基督,是上帝的儿子,是我们的中保和救主。这是我们唯一能做的善工。其他的事都是对主的拒绝。

 

3月1日 在伯大尼受膏

法兰斯.贝克(Frans Bakker)

马利亚就拿着一斤极贵的真哪哒香膏抹耶稣的脚,又用自己头发去擦,屋里就满了膏的香气。

——《约翰福音》12:3

基督正在马利亚、马大和拉撒路的家里,这是最后一次的聚集,晚餐已经准备好了。这是爱的宴席。马利亚专心聆听主耶稣的教导,她知道,这将是救主最后一次在这个家里了,她渴望将自己最好的献给主。

基督对我们而言,要么什么都不是,要么意味着一切。如果主对你意味着一切,你便不需要问,你能反馈给祂的是多么微不足道。相反,你会问,你能拿出多少你所拥有的来荣耀基督。“我能为主所赐予我的福分给予祂什么回报呢?”

在马利亚家的聚会中,贵重的香膏抹在了基督的身上。在晚餐中的某个时刻,马利亚拿着一瓶极贵的真哪哒香膏,抹基督的头和脚。主这样说马利亚的行为:“她所作的,是尽她所能的。”主被荣耀,不是因为马利亚很富裕,所以倒出了价值不菲的膏油,而是因为马利亚献出了她所有的一切。在她的这个行动中,耶稣看见了马利亚心中深厚的爱。

香膏倒出来后,整间屋子充满了馨香之气。马利亚从瓶中倒出香膏时,她也是在倾倒自己的全心。她没有用言语来表达她的爱,而是用这样一个行动,将自己完全倾倒在主的面前。马利亚倒出了整瓶的香膏,这完全不符合当时的风俗。通常的习惯做法,是仅仅倒出几滴贵重的香膏抹在客人的头上。一整瓶香膏的花费极其昂贵,但是马利亚却选择要倒出整瓶。她保留这瓶香膏,正是为了这个用途。马利亚以这样的方式承认耶稣就是基督,是那位预言中的受膏者。祂是上帝的儿子,是人类的救主。马利亚认出祂是中保。基督说:“她是为我安葬的事,把香膏预先浇在我身上。”这香膏是为了荣耀一个将死的君王。

马利亚坐在耶稣脚下听祂讲论时,学了很多道理,她坐在那里并不是徒然的。马利亚专注地听讲,她听得如此用心,并学以致用,她学到了做基督的门徒,要舍去很多的自我。我们常常都是说个不停的人,但马利亚却学习去聆听。马利亚已经不再讲话。她聆听的果子就是认出了耶稣是她的中保。我们可以从马利亚身上学到很多东西 。我们是否最终学会了不要谈论,而是专注地聆听主的声音?我们是否开始聆听主的教导?那么你也将会认出祂是你的中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