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5年七月

7月7日 救恩
法兰斯.贝克(Frans Bakker)

因为依着上帝的意思忧愁,就生出没有后悔的懊悔来,以致得救。

——《哥林多后书》7:10

救恩是什么?救恩是从最大的苦难中得到释放,并在最大的福分中有分。它是成就我们所有的需要,是满足我们的空虚。上帝将祂的爱、喜乐和平安倾倒进入我们的内心。我们可以说,救恩就是天堂敞开了大门。救恩是上帝赏赐的不可言喻的喜乐,超越了我们的所想所求。

救恩是跟上帝的相交。上帝在这相交中将祂自己跟我们的灵魂连结起来,并向我们显现出祂的荣美。上帝来到灵魂的身边,说:“看哪,我在这里;看哪,我在这里。”上帝喜悦显现出祂自己同在的任何地方都是好的。

救恩是保罗和西拉在监狱中的经历。他们唱诗赞美上帝。可能你在困苦和艰难中生活,但只要你有上帝的同在,你就是有分于救恩的人。救恩并不意味着你生命中的十字架会被拿走,或者你会过一种轻松的日子,救恩是意味着上帝与你同在。祂在你的苦难中与你同行。当上帝与你同在时,所有的事情都是为着你的益处。喔,那些在试炼和忧愁中没有上帝同行的人是多么悲哀!救恩是在上帝那里一无所缺。在祂手中,万事都会为你效力。只要上帝与你同在,就是好的。在逆境中有上帝同在,好过在荣华富贵中没有上帝。

上帝的同在对上帝的孩子最重要。正是上帝在基督耶稣身上的彰显,构建了天堂的所有美丽。

求问上帝的圣灵,指教你什么是生出悔改又引向救恩的神圣忧愁,这样你才能学会跟写作《诗篇》73篇的诗人一样说:“你要以你的训言引导我,以后必接我到荣耀里。除你以外,在天上我有谁呢?除你以外,在地上我也没有所爱慕的。我的肉体,和我的心肠衰残。但神是我心里的力量,又是我的福分,直到永远。”(诗篇73:24-26

 

7月6日 世俗的忧愁

法兰斯.贝克(Frans Bakker)

但世俗的忧愁,是叫人死。

——《哥林多后书》7:10下

世俗的忧愁将人带向不幸、痛苦,最终导致死亡,这些后果都不过是在预尝永死的滋味。当你在生活中遭遇挫折时,当事情变得艰难时,当你身处充满困苦挂虑的流泪谷时,你必须要问这些问题:这一切将把我带向哪里?这些苦难将让我远离上帝,还是引领我更靠近上帝?

当困苦来临时,神圣的忧愁就会被上帝所吸引,但世俗的忧愁却会远离上帝。世俗的忧愁不承认,这些困苦是上帝敲打磨练的手引起的。也许你有许多的忧愁和痛苦,但如果没有将你引向上帝,所有这些苦难就是你永恒忧愁的预先体验。当最后的审判来临时,所有没有悔改的人都将被扔进地狱的惊恐之中。

但是你必须记住,当你的生命遭受折磨时,上帝的意思并不是要将你扔进永久的地狱中。上帝的管教是要将你引向救恩,上帝让苦难驱使你归向祂。在所有这一切事中,主有一个目的,就是引导你归向祂。因此不要硬着你的心,而要在主面前低头敬拜。《诗篇》95篇7到8节说:“因为他是我们的神。我们是他草场的羊,是他手下的民。惟愿你们今天听他的话。你们不可硬着心。”把你的眼泪流在主面前吧!不要让《马太福音》23章37节的经文应用在你身上:“我多次愿意聚集你的儿女,好像母鸡把小鸡聚集在翅膀底下,只是你们不愿意。”那就是世俗的忧愁最终将会带给你的:“你不愿意。”

记住,神圣的忧愁是一种引向救恩的忧愁。上帝的圣灵不会在向你揭示你的罪和痛苦之后,又将你带向绝望;上帝的圣灵让你破碎,不是为了弃绝你;当上帝的圣灵拿走你肉体的幸福时,是为了将你引向基督里的真实持久的幸福。上帝破碎你,是为了建立你;上帝的圣灵让你空虚,是为了充满你。上帝在你生命中的作为奇妙,祂使你灵里贫穷,是为了你在主里得到丰盛的祝福。

 

7月5日真悔改(懊悔)

法兰斯.贝克(Frans Bakker)

因为依着上帝的意思忧愁,就生出没有后悔的懊悔来,以致得救;但世俗的忧愁,是叫人死。

——《哥林多后书》7:10

许多人怀疑自己是否真的拥有神圣的忧愁。保罗在这句经文中描述出神圣忧愁的美好特征。这种忧愁将人引向悔改。悔改由三件事组成:厌恶罪、自我鉴察、回转归向上帝。

厌恶、寻求和回转是真悔改的三个特征。悔改是治死老我,是恨恶罪,是因罪忧伤,是从罪逃离,真悔改也是在一种新生活中重生。真悔改如同一对秤坨:当老我的天性被压下去时,新人的性情便会得到提升;而老我有几分占了上风,新人也就会往下滑落几分。

保罗说:“因为依着上帝的意思忧愁,就生出没有后悔的懊悔来,以致得救。”悔改不是捆绑或奴役。没人曾经为悔改后悔。那些认识这种真悔改的人都赞美上帝,因为这悔改是发自内心的,是被上帝的爱所激发的。那些跟路得一样,说“你的国就是我的国,你的上帝就是我的上帝”的人,从来没有后悔过。《希伯来书》11章15节说:“他们若想念所离开的家乡,还有可以回去的机会。”但他们从来没有这样做。他们根本不想回去。他们和摩西一样,宁愿选择和上帝的百姓同受苦害,也不愿暂时享受罪中之乐(译注:参希伯来书11:25)。

我们必须再说说这悔改的生活:悔改不仅是一件关乎现今存在的事,更是一件关乎不断改变的事。没人能够说:“我已经完全地归信了,我已经在属灵上达到了我应有的地位。”不,这是关乎改变的事,悔改是不断进行的,它将持续贯穿一个人的一生。特别是那些知道自己的生命归信基督的人,将会担忧自己没有达到所渴慕的归信水平。

你是否认识这种神圣的忧愁?这种忧愁生发出没有后悔的悔改,以致得救。你是否想知道这种忧愁是真实的吗?问问你自己,你的忧愁把你带向何方?你是否有一种因罪而有的忧愁?你是否有发自内心的对上帝的深爱?你的生活是厌恶罪、自我鉴察并回转归向上帝的吗?如果你还没有这种神圣的忧愁,那么就仍会因为内在的罪而在生命中经历许多属灵的冲突和挣扎,但是那种忧愁将不会伴随一种对上帝真实的爱。求告上帝吧,就如同诗人在《诗篇》86篇11节所说:“耶和华啊,求你将你的道指教我,我要照你的真理行。求你使我专心敬畏你的名。”

 

7月4日 神圣忧愁的特征

法兰斯.贝克(Frans Bakker)

因为依着上帝的意思忧愁,就生出没有后悔的懊悔来,以致得救。

——《哥林多后书》7:10

一个具有神圣忧愁的人有几个可以识别的特征。首先,一个具有神圣忧愁的人不会离弃上帝。约伯说:“即使他杀我,我也必信靠他。”(译注:参约伯记13:15)雅各说:“你不给我祝福,我就不容你去。”(译注:出自创世记32:26

第二,一个具有神圣忧愁的人没有苦毒怨恨。如果上帝不愿跟这个人有关系,他不会抱怨。他承认这个世界仍是公平正义的。他了解那个迦南妇人的行为。当基督将她跟一只狗作比较时,她说:“是的,主。”她没有怨恨,而是同意主对她的指控。

第三,一个经历到神圣忧愁的人活在谦卑之中。他并不为自己感到难过。他知道他的痛苦是因他自己的过错,他不抱怨。

最后,一个具有神圣忧愁的人,不会以此忧愁来交换这世界所有的幸福。他对世上的欢乐不再渴慕,他渴慕的是上帝自己。

在《诗篇》42篇,诗人说:“神啊,我的心切慕你,如鹿切慕溪水。”想象一只站在山崖顶端的鹿,看见下面山谷深处流淌的溪水。它可以闻到溪水的味道、听见溪水的声音。它看见了溪水,却不能来到水边。它渴慕那种饮水后的满足。这就是对一个具有神圣忧愁之人灵魂的描述。他渴慕赐下活水的上帝,渴慕那位能让他饥渴灵魂得安息满足的上帝。只有上帝才能拯救他饥渴的灵魂。他不能说服自己得到这拯救,他不能依靠自己得到这拯救。你可以对他说:“你必须相信,你必须接受,你一定不要如此忧愁,因为一切都会好起来的。”但这些话不能让一个有神圣忧愁的人受到安慰,除非上帝赐下信心,让他的灵魂感到平安。只有上帝才能安慰他,这样的人单单依靠白白的恩典。

 

7月3日 神圣的忧愁是因为罪

法兰斯.贝克(Frans Bakker)

因为依着上帝的意思忧愁,就生出没有后悔的懊悔来,以致得救。

——《哥林多后书》7:10

神圣的忧愁是一种因为罪而引发的忧愁。但它不能跟那种因为罪而引起的惧怕混淆。因罪而有的惧怕可以很严重,想到因为罪而受地狱的刑罚会产生极大的惊恐。人在自己的尽头就会对死亡产生惧怕。但这些惧怕也可以消失,当情绪过去之后,他们又很快地回到世俗的生活中。

惧怕是跟忧愁不同的情感。忧愁更深沉,因为它含着因罪而有的悲哀、痛苦和忧伤。它是被上帝的爱所驱动的,爱总是带着忧伤。想想那位站在圣殿后面的税吏,他捶着自己的胸口,说:“上帝啊,开恩可怜我这个罪人。”(译注:参路加福音18:13)那是一种神圣的忧愁。

你在自己的生命中认识这种忧愁吗?这忧愁不是仅仅因为惧怕受到刑罚,这忧愁是因为你得罪了一位圣洁的上帝。在这种神圣的忧愁中,甚至你的眼睛可能并没有泪水流出来,但你的灵魂却在不住流泪。这些灵魂的眼泪,是因你知道自己在上帝的恩宠之外。正是这种思想,引起了神圣的忧愁。

惟有上帝自己能擦干灵魂的泪水。你的生活中是否需要上帝呢?你是否已经认识到,凭着你的本性是无法拥有上帝的?为了认识真实的喜乐,你必须对这种忧愁有一些认识。如果你从来没有因上帝忧愁,你也永远不会因上帝喜乐。

 

7月2日 依着上帝的意思忧愁

法兰斯.贝克(Frans Bakker)

因为依着上帝的意思忧愁,就生出没有后悔的懊悔来,以致得救;但世俗的忧愁,是叫人死。

——《哥林多后书》7:10

每种忧愁都有它的空虚。如果忧愁因丧亲引起,你会感到心中有一个空洞,你想念一个已经埋葬在冰冷土地中的亲人。如果忧愁由病痛引起,那是因为你知道健康将成为一种奢侈品。每种忧愁都有一种能够被感知的空虚。

神圣的忧愁是一个人意识到自己没有上帝。他知道自己生命中有一种空虚,他发现自己需要上帝。他的生命空洞无益,他需要上帝充满他的心。在诸多的需要和挂虑中,最紧急的是他没有上帝。何等的忧愁!

约伯失去了很多。他失去了孩子、财产,还有他的健康。约伯坐在他破碎的梦想中;他坐在生活的碎片上。但在这一切当中,约伯没有求他的孩子,没有求他的财产,也没有求他的健康。在一片狼藉之中,约伯只求一件事:“造我的神在哪里?他使人夜间歌唱。”(译注:出自约伯记35:10)这是一种神圣的忧愁。

神圣的忧愁就是深感自己需要上帝。人生的苦难如波浪洪涛淹没我们,但在所有的哀伤愁苦中,写作《诗篇》42篇的诗人只寻求一件事:“神啊,我的心切慕你,如鹿切慕溪水。”

这世界的忧愁很普通,它聚焦于今世和今生的生活。但是神圣的忧愁聚焦于上帝。如果那些具有神圣忧愁的人生病时,你给他们健康;当他们遭遇逆境时,你让他们能享受荣华富贵;你给他们整个世界,给他们心中一切所渴望的,甚至把天堂给他们,但就算拥有这一切,他们仍不会满足,因为他们最渴慕的是上帝。

神圣的忧愁不是一种为天堂而有的忧愁,不是来自害怕自己将会因为罪受惩罚而有的忧愁。这种忧愁中的空虚,不需要由上帝的天堂来填满,它需要被天堂中的上帝来充满。当一个人认识这神圣的忧愁时,他只会求一件事,这件事就是上帝自己。他不会求天堂,他的灵魂渴慕上帝,渴慕永活的上帝。当你拥有这种神圣的忧愁时,你便不仅是在临终的时候需要上帝,而是在你整个的一生中都需要祂。你会呼求:“喔,上帝,我再也不能没有你而活着。”

 

7月1日世俗的忧愁

法兰斯.贝克(Frans Bakker)

 

因为依着上帝的意思忧愁,就生出没有后悔的懊悔来,以致得救;但世俗的忧愁,是叫人死。

——《哥林多后书》7:10

所有人都会经历忧愁。因为罪的缘故,人从伊甸园被驱逐出来。天堂的大门在我们身后关闭,在我们的生命中用大写的字母雕刻下一个词语:“忧愁”。从此,灾难、疾病、逆境、挂虑、烦恼和悲哀穿堂而过,成了我们的人生常客。的确,生活不总是快乐的。

《海德堡要理问答》的声明很正确,今生是一个流泪谷。是的,甚至当今的哲学家也将生活描绘成黑暗忧伤的。几乎在他们著述的每一页上,我们都能读到人类的存在总有各样的焦虑、厌恶、绝望、死亡、麻烦和顾虑。他们说,人生不过就是通向死亡的路。看哪,即使在我们这个奢华享乐的时代中,就算世俗的人也谈论忧愁。

生活中到处充满了疲乏、悲哀和破碎的雄心。众多的苦难在发生!人们默默地为个人的事伤痛,其他人却对此一无所知。最深的苦难可能是在无言中承受的,人们内心的想法并不会写在他们的前额上。许多人心中的伤痛,常常就藏在他们的欢笑声之中;甚至在满足的假象背后,忧愁仍然挥之不去。

事实上,有两种忧愁。一种是世俗的忧愁,一种是神圣的忧愁。神圣的忧愁不同于世俗的忧愁。让我们看看以扫的例子。他的忧愁是一种世俗的忧愁。以扫非常忧愁。他已经成年,强壮、粗野,却跪在他父亲面前哭得像个孩子一样,因为他失去了本来属于他的祝福。“我父啊,”他说,“求你也为我祝福。”(译注:参创世记27:34)以扫很忧愁,但这是一种世俗的忧愁。以扫不关心上帝的事,他不知道只有上帝才能赐下所有的祝福,他只关心自己的世俗福祉。他的关切不是为上帝,而是为上帝的礼物。这是一种世俗的忧愁。

亚哈王也忧愁,因为他不能得到拿伯的葡萄园。他的忧愁如此强烈,以至于他无心工作,只能被怒气驱使,不计代价地想要得到那因得不到而让他忧愁的东西。这也是一种世俗的忧愁。

拉结也是忧愁的,她的忧愁如此深沉,甚至拒绝受到安慰。她的忧愁是因为她没有孩子。“你给我孩子”,她对雅各说:“不然我就死了。”(译注:参创世记30:1)这也是一种世俗的忧愁。

如果你将祝福给以扫,他会满足;如果你将葡萄园给亚哈,他的泪水就会擦干;如果你将孩子给拉结,她就不再忧愁了。这都是世俗的忧愁。世俗的忧愁让人流下的泪水,也能用世俗的东西来擦干。当兴盛代替了灾难,健康取代了疾病,世界就会满足。世俗的祝福就是他们的满足。这是一种世俗的忧愁。

但是神圣的忧愁是另一个不同的故事。神圣的忧愁催生的泪水,不能被世俗的事擦干。神圣的忧愁是一种寻求上帝的忧愁,是对主的渴望。这是一种蒙上帝喜悦的忧愁。上帝记念这样的忧愁,并把他们的眼泪装进祂的皮袋里(译注:参诗篇56:8)。